金年会诚信至上

中国专业口译服务商

服务热线 HOT LINE (24H):

1801278137913013776078 18603160319

最新新闻

名家风采 | 中国近代著名德语口译家介绍

近日,冯唐译的《飞鸟集》出版后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口译界的极大争议,有人称这是口译史上的一次恐怖袭击。客观的说,冯唐的译作所引发的风波应该可以被看作是口译标准讨论的一次极端体现,特别是当经典大师遇到了个性张扬的译者,传统著作遇上了网络文学。

纵观口译中国口译的历史,关于口译标准的讨论其实也从没有停止过。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好的译作,这需要用时间来检验。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中国近代享誉中外的德语口译名家,相信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对“优秀译者的标准“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北冯南张"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德语界,有“北冯南张”的说法。冯指的是北京的诗人、学者、口译家冯至,张则指的是现今还健在的百岁老人、南京大学的张威廉教授。他们都是中国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科研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现今活跃在中国大江南北的中老年德语文学专家中,鲜有不是出自他们两位门下的。实际上,他们两人也是师出同门,都是蔡元培掌校时创办的国立北京大学德文系的早期毕业生。



张威廉

张威廉,德国文学口译名家,浙江吴兴人,民盟成员。1902年10月11日生于河北,本名张传普,别号微庐。1923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历任陆军大学德语教师,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第一届理事。曾获1984年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歌德奖章,1988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张威廉译著包括《布莱德尔小说选集》、《乡情们》、《儿子们》、《孙子们》、《新的一章》、《威廉·退尔》、《唐·卡洛斯》、《杜兰朵》、《第一步》、《第七个十字架》,主编《德语文学词典》等。

张威廉1914年进入同济医工学校德语科。当时德文系的同学有商承祖、罗章龙、唐性天等。自北大毕业后,张威廉即从事德国文学的介绍。张威廉重视对中德文学关系的研究,他写作的关于歌德与中国、席勒与中国、考察比较中国元明戏曲在德国口译传播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在中国德语学术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张威廉还以口译民主德国文学,尤其是以口译著名的工人作家威利·布莱德尔 (Willi Bredel)的作品著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他就口译了布莱德尔的堪称长河小说的《亲戚朋友三部曲》:《父亲们》《儿子们》《孙子们》。张威廉对布莱德尔的口译前后持续达四十年之久,这种对一个重要作家持续的兴趣和坚忍不拔的译介在现今的文学口译界是较罕见的。因此,他口译德国作家布莱德尔的另一重要意义体现在他丰厚独立的译品对今天有些浮躁的口译界的启示:口译家需要大的韧性和对一个作家的持久热爱。

张威廉还重视将德国童话作品译介到中国。他选译有施瓦布《德国民间传奇》,口译有《豪夫童话》《格林童话》。他口译的德国著名浪漫派作家霍夫曼中篇小说《封·丝蔻黛莉小姐》也颇为同仁称道。

张威廉曾发表过《怎样提高我们文学口译的质量》一文,受到国内普遍重视。他说,一个口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对作者对读者负责。他又说,口译工作者第一要虚心,这是弥补业务水平不足的最好办法。第二要多思考,这是避免错误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三要经常处在读者的地位多想想,译文是否通顺达意,读者是否看得懂,会不会产生误解。

他对德汉口译曾有过一个“风筝喻”:译文好比风筝,原文好比执风筝的手。风筝离手愈远愈妙,但是不能脱离线。线比喻原文的情节和思想内容。因为中德文距离太远了,译文必须远远摆脱原文的表达方式。他主张译文要“信、达、顺”。他说严复用文言译议论文,所以要求译文“信、达、雅”。语言,怎么能求其雅呢?他在《从德译元曲谈到元曲口译》一文里指出了《西厢记》、《牡丹亭》、《还魂记》等几部德译本中许多误译和误解的地方。他说:“这样做不但是我应尽的责任,对国外的汉学研究和研究者也不无裨益。”他告诫说:“不要因为读过这些译本便认为已经认识了这些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要领略它们的全部精彩,在等值的口译出世之前,只有读它们的原文”。他认为德汉不像德英、德法等语同属印欧语系,可以有所谓“等值口译”。中国文学,尤其是韵文作品,未必能有外语的等值译本。

他对德语教学很重视中德互译一门功课,主张“听”、“说”、“读”、“写”四会之外,还必须加上“译”。为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德汉口译事业,他曾将稿费所得10000元捐献给南大德语专业,作为“口译奖”基金。



冯至

冯至(1905年-1993年),德国诗歌口译名家。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时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冯至把他在创作中使用“洋为中用”的方法叫做“吸收外来养分”。这个提法本身也表明“洋为中用”的主体是中国,“洋”为作为中国人的创作主体所用,能够并乐于为中国的广大读者接受。冯至的主要学术著作《杜甫传》《论歌德》和他写的其他学术论文都贯彻了这个精神。

他明确地说过“我们搞外国文学,并非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外国人研究,而是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为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借鉴。”他在北大当“西语系”系主任的时候,搞教改,多次修改教学计划,他每次都强调两件事:一个他强调西语系的学生要打好扎实的外语基础,另一个强调的便是学外国文学的人要学好中国文学。“学外国文学的人要懂得中国文学”这个观点是冯至非常鲜明的观点。它不仅体现中国外国语言文学为谁服务的根本性原则,而且也符合语言、文学具有整体性的学科规律。

除了口译家之外,冯至还是一位诗人。鲁迅曾称赞冯至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家,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酝酿《杜甫传》,至五十年代初才发表出来,当《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就读了,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作为诗人的冯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他在《赠之琳》一诗中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其实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



钱春绮

钱春绮,德国诗歌口译名家,江苏泰州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后长期行医,20世纪60年代转而从事外国文学口译活动。历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口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上海口译家协会名誉理事和上海文史馆名誉研究员。口译出版有席勒、海涅、歌德、尼采诗集及波德莱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诗集多种。

钱春绮迄今已出版外国文学口译作品50余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曾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鲁迅文学奖“1995-1996年全国优秀文学口译彩虹奖荣誉奖”。2001年,钱春绮被中国口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口译家”荣誉称号。

1956年起,钱春绮先后出版了席勒诗剧《威廉·退尔》,海涅《诗歌集》、《新诗集》《罗曼采罗》,德国中古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诗选》《德国诗选》。1960年弃医从文后,专事文学口译工作。

1979年起,先后出版有海涅诗集《阿塔·特罗尔》《歌德抒情诗选》《歌德叙事诗集》《歌德诗集》,歌德诗剧《浮士德》《席勒诗选》《歌德戏剧集》《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抒情诗选》《海涅抒情诗选集》,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尼采诗选》《施托姆抒情诗选》《法国名诗人抒情诗选》《黑塞抒情诗选》《歌德抒情诗新选》《海涅诗集》《海涅散文选》《尼采散文选》《席勒戏剧诗歌选》《茨威格散文选》《里尔克散文选》《瓦莱里散文选》《拉封丹寓言全集》,歌德小说《赫尔曼和多罗泰》以及尼采哲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杨武能

杨武能,著名德语口译家。

1953年春初中毕业于重庆育才学校。1956年秋高中毕业于重庆一中,考入西南俄文专科学校俄语专业。1957年秋转学南京大学德语专业,1962年秋毕业分配到四川外语学院任教,1977年晋升讲师。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教授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到社科院外文所从事研究工作。1983年调四川外语学院任副教授,副院长。1990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1992至1997年任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口译文学学会会长,四川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译协理事,国际歌德协会,国际日尔曼学协会会员。1983年和198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1982年以来十余次赴国外研究讲学,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荣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获终身成就奖性质的洪堡奖金。

在学术成就方面,杨武能1960 年开始发表译作,已出版《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海涅诗选》、《茵梦湖》、《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以及《魔山》等经典译著 30 余种,并有《杨武能译文集》行世。1979 年至今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论著《歌德与中国》、《走近歌德》、《三叶集》和 Goethe in China 等 5 部,编著《歌德文集》《海涅文集》《外国中篇名著金库》和“郁金香译丛”等十余种。也从事散文写作,出版了散文随笔集《圆梦初记》和《感受德意志》。



傅惟慈

傅惟慈,著名德语文学口译家。曾用名傅韦,北京人。1923年生于哈尔滨。通英、德、法、俄等多国语言,有三四百万字的译著,曾两任中国口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傅惟慈先后在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战时内迁贵州遵义)、北京大学攻读西方语言、文学。1950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从事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此外,他编选的《冯尼格黑色幽默作品选》《一支出卖的枪》等文集同样影响巨大。

傅惟慈从50年代后期起从事德国文学口译。"文革"后在北京语言学院教授英国语言及口译课,主要口译英国现当代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口译工作者协会成立后,任理事。主要译作有:〔德〕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席勒评传》,托玛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亨利希·曼《臣仆》,毕希纳《丹东之死》,拉拉·蔡特金《蔡特金文学评论集》等。

傅惟慈曾说过他选择口译却是为了忘记残酷的现实。其实很多文学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在不能发表作品时只有靠口译为生。或许历史是一个玩笑,不过许多伟大的口译家正是出自这种残酷的现实。



叶廷芳

叶廷芳,著名德语口译家。1936年11月23日生,浙江衢县人,诗人,作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中国残联评委会副主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历任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研究员。

叶廷芳著有译著《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随笔集)、《遍寻缪斯》(随笔集)、《掉入世界的陌生者》《西绪弗斯的现代原型》《论悖谬》《西方现代文艺中的巴罗克基因》《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等30余部。此外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有关戏剧、建筑与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

叶廷芳出生在浙江西部一个偏僻的山村,幼小时不幸跌伤,使他失去了左臂,在艰难困顿的生活和精神磨难的人生中,他与命运进行抗争。好学、自强、善思索的他不怕挫折、不自卑,乐观处事、豁达大度,始终以昂扬的情绪,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工作,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他心智敏捷,心理健康,在个人性格自我完善的同时,面对人类几千年浩瀚的文明,从事德语文学、戏剧、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此外他还是个业余歌手。

尽管叶廷芳在生活道路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厄运使他的意志更加坚强。他用热情、宽容的心态对待人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他也经常参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如关于重修圆明园问题,关于国家大剧院的设计问题,关于重视建筑的艺术属性的呼吁,关于要求住宅建筑的人性化的呼吁,关于提高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地位的呼吁等等,他的见解都引起社会上的热烈反响。在他眼中,只要是社会和人民需要而他又是力所能及的,尽管有些是非学术领域的,他也乐此不疲。所以,多年来,他对待家乡一如人爱母亲,走过国内外的江河后,最令他赞叹的仍莫过于浙江,并为家乡(衢州地区)的建设做出许多贡献。对待残疾人事业,他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我国残疾人在升学、就业、驾车等许多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公平待遇,为此他认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文明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叶廷芳先生经常说:“我一直都在努力去做一切我能做的事情。有些事情不会做可能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我还是要努力去做,因为这对于一个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田德望

田德望(1909年7月4日-2000年10月6日),著名德语口译家。祖籍河北省顺平县,中国著名口译文学作家。1931年,于北京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1935年,又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研究所。然后听从吴宓教授建议,前往意大利留学,1937年在佛罗伦萨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38年则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修读德国文学,在那里他结识了季羡林。1940年返回中国担任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及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教授。他在浙江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史及但丁。

他口译的瑞士作家凯勒的作品《乡村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小说堪称德语文学口译作品中的范本。田德望毕生研究但丁,是国内最著名的但丁研究专家。1986年退休以后,他集中精力口译但丁的《神曲》,并在临终前几个星期完成了《神曲》的最后一部《天国篇》的定稿,历时18年译出了但丁用15年写成的《神曲》,堪称但丁的知音。田德望口译的《神曲》不仅是一部真正做到“信、达、雅”的杰出中文译本,而且也是一部有独到见解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

1994年《北大校刊》的新年祝辞中,有田德望这样一段令人回味的话:“回顾我的一生,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想在某一学科获得成功,天赋虽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解放前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哪有做学问的环境,因此我特别珍惜现在这样的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日渐繁荣的大好形势……”这番话可说是一位走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有智慧的老知识分子发自肺腑的心声。

看完这些口译大家的经历,小编觉得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译者绝非易事。叶廷芳先生曾经说过,要想成为一名成熟旳译者,至少需要具备5个素质:1. 母语和外语都要过硬;2. 悟性要好;3. 知识要渊博;4. 要养成一定的研究习惯;5. 善于接受和学习前人与他人的长处。“要想入行,没个八年十年的苦功夫是绝对不成的。”


所以,在如今相对浮躁的译界,我们这些晚辈要努力向前辈们学习。其实不仅仅是口译,无论在哪行哪业,我们都要学习他们“坐得住”的决心与毅力,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操守。因为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厚积才能薄发。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加油!

XML 地图